當前位置:首頁 > 2021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 > 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首頁 > 2021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 > 媒體報道
百年奮斗繪就壯闊畫卷,百年實踐積累寶貴經驗。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始終遵循黨的農村工作基本經驗,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新的趕考路上,我們必須深刻汲取長期實踐探索出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遵循黨的農村工作中形成的成熟有效的基本經驗,始終堅持不跑偏、不背離、不迷失。
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問題上,要堅持與完善并重,把握好“統”與“分”的關系。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一方面,必須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要防止打著發展集體經濟的旗號收回農民承包地搞“返租倒包”,也要防止打著共同富裕的名號走“歸大堆”的老路。另一方面,要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和管理體系,創新和豐富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有效實現形式,在穩定“分”的基礎上,發揮各類經營主體“統”的作用,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內涵。
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問題上,要促進有機銜接,把握好“大”與“小”的關系。大國小農始終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農情,改變這種狀況需要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如果在發展中僅著眼解決農業問題,一味強調土地規?;?,不考慮小農戶問題,勢必會出問題、栽跟頭。因此,土地流轉和多種形式規模經營要把握好度,確保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升相適應;土地流轉必須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不能依靠行政手段去拔苗助長,人為搞大規模甚至超大規模經營。還要創新經營方式,突出抓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面向小農戶的各種專業化社會化服務,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在保障糧食安全問題上,要講政治經濟學,把握好“責”與“利”的關系。作為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我們在吃飯問題上絕不能靠別人,靠也靠不住。糧食安全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絕不能把糧食當成一般商品,光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光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不能完全任由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必須更多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在重農抓糧上,不能完全按照比較優勢和效益優先的原則來考慮,要從戰略上、全局上考量。保障糧食安全,中央與地方,主產區、主銷區與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地方也要拿出真金白銀補貼種糧,黨政要真正負起責任,較真碰硬抓好考核。
在農民進城問題上,要保持歷史耐心,把握好“進”與“留”的關系。長期以來,大量農民在城鄉間流動,亦工亦農、亦城亦鄉,農村有效發揮了勞動力“蓄水池”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人的城鎮化進程是各方面條件成熟后、農民自然而然在城里真正扎根的過程,是城市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都敞開懷抱、無條件接納和吸引農民的過程,我們必須保持充分的歷史耐心,吸取一些國家城市化過快發展、導致“貧民窟”的教訓,不要大呼隆推進、趕農民進城,不要急著斷了農民在農村的后路,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三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使他們在城里遇到困難后還能有回去的地方。要把縣城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點,統籌縣城內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擴大就業容量,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城鎮化。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敝灰覀兪冀K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從黨的實踐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把牢三農正確發展方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繪就三農發展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