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當前位置:首頁 > 2021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 > 媒體報道

持續抓緊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四論認真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日期:2022-01-07 09:33 作者: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字號: 打印本頁

  披荊斬棘、櫛風沐雨,2021年我們全面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完成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壯舉,一圓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夙愿。而今,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至關重要。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指出,要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支持力度,抓緊完善和落實監測幫扶機制,加強產業和就業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為今年三農工作劃出了底線,提出了要求,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

  過去的一年,發展環境復雜嚴峻、疫情在全國多點散發、極端天氣頻發,面對種種困難,我們迎難而上,積極應對,一些返貧致貧風險被有效化解,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等得到深化,工作機制、政策舉措、機構隊伍等銜接平穩有序推進。但也要看到,部分脫貧地區基礎比較脆弱,群眾收入水平仍然較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也將影響農民特別是脫貧群眾就業增收。因此,過渡期內政策不能脫節、幫扶不能脫鉤,要繼續用好精準施策這一制勝法寶,聚焦重點人群、重點區域和重點工作,守底線、加力度、提增速,守住來之不易的成果,爭取過渡期內更大進步。

  聚焦重點人群,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鞏固是拓展的基礎,只有抓好鞏固,才能實現拓展。守底線、筑防線的根本,在于建立、完善和落實常態化機制,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有人管、管到位。在機制建設上,要建好大數據監測平臺,形成易返貧致貧人口發現和核查機制,分層分類及時納入幫扶政策范圍;在對象監測上,要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等,開展日常排查、重點排查、集中排查,實施幫扶對象動態管理和動態清零;在應對措施上,要實現快速發現和響應,精準分析,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

  聚焦重點區域,增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的幫扶力度。拓展是在鞏固的基礎上再深化,對脫貧地區來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接續發展。這就要求在保障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增大對重點區域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抓住“兩個重點”:落實好對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各省確定的重點幫扶縣的支持政策,推動財政、金融、土地等幫扶政策傾斜;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持續完善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確保搬遷地區穩得住、能融入。另一方面,要抓好“三類幫扶”:抓好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增加幫扶的針對性、有效性。

  聚焦重點工作,大力提高脫貧群眾增收速度和脫貧地區發展速度。過渡時期既要防止返貧,還要建立起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只有增收和發展,才能從根本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拓展脫貧群眾和地區的未來前景。那么,就要從就業和產業“兩個關鍵”入手,帶動群眾持續增收,促進脫貧地區發展。就業方面,要推動脫貧地區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通過提升幫扶車間、優化公益崗位等多種方式促進就業;產業方面,要提高幫扶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用于產業的比例,支持產業全鏈條開發,發展一批特色優勢富民產業。同時,脫貧群眾和地區還要切實擔負起發展主體責任,加快破除發展瓶頸,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確保做到脫貧群眾收入增速高于當地農民收入增速、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農民收入增速,使脫貧群眾與當地農民收入比例、脫貧地區農民與全國農民的收入比例不斷提高,推動鞏固脫貧成果上臺階。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泵撠毠猿晒麃碇灰?,守成亦有挑戰。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具體部署,守住底線,著眼發展,持續響鼓重錘,抓緊抓好落實,筑牢三農基本盤,繪就鄉村振興新詩篇。

附件下載:
国产一级牲交高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