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當前位置:首頁 > 2021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 > 媒體報道

以更大的政治擔當抓好米袋子、菜籃子
——二論認真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日期:2022-01-05 09:34 作者: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字號: 打印本頁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中國飯碗,重若千鈞。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倳浀闹甘揪袷敲鎸Π倌晡从兄笞兙?,著眼國家戰略需要,對我國糧食供給形勢的重大判斷,對風險隱患的深刻洞察,對穩糧保供工作的最新部署,充分彰顯了黨中央重農抓糧,守住底線紅線堅如磐石的決心。我們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堅決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糧食安全是重大的戰略問題,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有力保障了14億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但是,放眼國際國內,形勢并不寬松。從國內看,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總量充足,但個別品種進口規模較大,大豆和食用油對外依存度較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不會改變,農產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的任務越來越重。從國際看,世紀疫情、極端天氣等因素對全球糧食生產帶來不確定性,一有風吹草動,各國首先捂緊自己的糧袋子。越是環境復雜,風險挑戰增多,越是要穩住農業基本盤,以國內糧食穩產保供的穩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牢牢把住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要強化黨政同責的政治擔當,始終抓緊抓好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要講政治經濟學。我國有著14億多人口的體量和超大規模的農產品需求,在吃飯問題上不能靠別人,也靠不住。不能把糧食當成一般商品,光算經濟賬、眼前賬,不算政治賬、長遠賬,要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任何省區市無論耕地多少,都要承擔糧食生產責任,誰也不是旁觀者,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產量,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共同端牢中華民族的“鐵飯碗”。今年是實施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的第一年,要健全完善糧食安全責任制,細化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考核指標,匯聚起重農抓糧的強大合力。

  要樹立大食物觀的安全意識,做好菜籃子產品供給保障。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糧棉油等初級產品不僅關系經濟安全,也關乎國運民生,其供給保障能力決定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成色、韌性,以及抗風險沖擊能力。必須深切認識到,保障全國每年消費2億多噸畜禽水產品、7億多噸蔬菜,與6億多噸糧食一樣,是經濟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要抓好關鍵品種,調優生產結構,合理區域布局,提升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蔬等重要農副產品的供給水平。要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攻堅克難擴面積,千方百計提單產,確保我國大豆等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供應安全;要提高菜籃子產品保障水平,在保證總量的同時,降低季節性、區域性、結構性短缺的發生,確保市場供應基本穩定。

  要發揮好“兩只手”的合力作用,調動各方重農抓糧的積極性。穩產保供,既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也要加強政府支持保護。即使在發達國家,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很大程度也是靠政府高額補貼來支撐的。從中央到地方,要拿出真金白金補貼種糧,加快構建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要圍繞政策保本、經營增效做文章,重點構建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的扶持政策體系,讓農民種糧不吃虧、有奔頭;大力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開展生產托管、訂單農業、加工物流、產品營銷等多種服務,提高種糧綜合效益,讓農民種糧能獲利、多得利。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今年我國大事要事多,做好穩產保供工作、穩住農業基本盤,對于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和要求,把糧食安全的發條擰得緊而又緊,工作落得實而又實,讓“大國糧倉”更加豐實。

附件下載:
国产一级牲交高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