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當前位置:首頁 > 互動 > 直播訪談 > 農業農村部就2022年“三夏”生產形勢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 > 直播摘要

科技促夏糧豐收——
科學抗災應對晚播 科學田管精準指導

日期:2022-07-14 16:10 作者: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字號: 【字號: 打印本頁

  2022年7月14日(星期四)下午3時,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三夏”生產形勢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研究員趙廣才介紹,今年小麥生產開局不利、一波三折,前期形勢十分嚴峻,最后有驚無險、豐收在手。我認為,關鍵的是科學抗災應對晚播、讓農民知道怎么種,科學田管精準指導、讓農民知道怎么促,可以說,科技在今年夏糧增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堅持“四補一促”,應對晚播保住了面積。針對去年秋冬種冬小麥大面積晚播的情況,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制定了“四補一促”的技術方案,這是保住小麥面積的重要技術措施。具體就是:一是科學選種,以種補晚。在保證安全越冬前提下,指導農戶選用適當早熟的高產品種,彌補播期推遲和積溫不足的影響,縮短生育期,確保小麥正常灌漿和安全成熟。二是增加播量,以密補晚。就是采用獨稈栽培技術,這是實現晚播麥豐產高產的關鍵措施,依靠增加播量來保證群體,從而達到高產所需要的適宜穗數。三是提高質量,以好補晚。晚播小麥更要提高播種質量,為出苗創造適宜的環境。今年,各地晚播地塊尤其重視提高播種質量,做到精細整地,適當淺播,足墑下種,確保苗齊、苗全、苗勻。四是增施肥料,以肥補晚。引導農戶適當施足底肥,滿足晚播小麥前期生長發育的需求;尤其重視施用磷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和分蘗增長,提高分蘗成穗率?!耙淮佟本褪羌訌娞锕?,以促為主。晚播麥早春管理,需要肥水并進,促進分蘗發生,增加群體,拔節期視情況再進行肥水管理,促進弱苗轉化。

  第二,堅持“一條主線,三個服從”,抗濕播種保證了苗全。針對秋汛造成土壤過濕,指導各地因地制宜落實“一條主線、三個服從”的小麥抗濕播種方案。這是保證小麥出苗整齊、一播全苗的重要技術措施?!耙粭l主線”就是以播期為主線,按照播期的早晚,科學確定品種、播量、施肥量等關鍵指標?!叭齻€服從”就是播期服從墑情、播期服從質量、播量服從播期。首先,播期要服從墑情,指導農民不要急于整地播種,防止機械碾壓土壤,出現土坷垃或破壞耕層。優先做好土壤散墑,當耕層的土壤相對含水量達到70%-80%的時候再進行整地播種。其次,播期要服從播種質量。大力推廣整地、施肥、播種一體化機械,減少機械進地作業次數,為小麥出苗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還有,播量要服從播期。從以往的經驗證明,播期推遲越晚,播量也要相應增加,一般過了適宜播種期以后,每遲播1天畝播量增加1斤左右。但基本苗不宜超過高產所需的穗數。

  第三,堅持“一早四促”,苗情轉化奠定了基礎。針對冬季苗情普遍偏弱,指導各地做好“一早四促”,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耙辉纭本褪且嵩绻芾?,把田間管理的時間從起身拔節期提早到返青期,比常年提早了一個月左右,主要就是打“時間差”,為苗情轉化贏得主動?!八拇佟本褪莿濅z增溫促早發、鎮壓保墑促返青、增施磷肥促長根、肥水運籌促轉化四條措施,對晚播弱苗進行綜合施策,促進小麥長根長葉、分蘗發苗,通過春季的管理來彌補冬前的不足。

  第四,落實“一噴三防”,防災減災奪取了豐收。針對中后期病蟲和自然災害,堅決落實“一噴三防”,確保了豐產豐收?!耙粐娙馈本褪窃谛←湽酀{期將殺蟲劑、殺菌劑與植物生長調節劑混配施用,實現一次噴施達到防早衰、防“干熱風”、防病蟲的目的,促進籽粒灌漿,這是小麥后期增粒重、提單產和防災減災最直接、最簡便、最有效的措施,這也是今年小麥奪取豐收的關鍵一招,不但提高了小麥的單產水平,也提高了小麥的質量。

  此外,我們也開展了播期試驗,課題組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三環邊上的試驗田里,去年10月25日,也就是“霜降”期間播種的小麥,是典型的晚播弱苗,經過我們實收測產,達到每畝地822.5斤;11月16日“立冬”期間和11月26日“小雪”期間播種的小麥,是冬前沒有出苗的“土里捂”,今年3月份才出苗,最后也分別打了每畝784.4斤和775.7斤。這也印證了那句話,“小麥三分在種七分靠管,只要管好照樣能夠增產”。



附件:

国产一级牲交高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