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7B060315202200497
- 信息所屬單位
- 發展規劃司
- 信息名稱
-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第00377號(農業水利類037號)提案答復摘要
- 文 號
- 農辦案〔2022〕55號
- 生效日期
- 2022年08月03日
- 發布日期
- 2022年08月04日
- 內容概述
- 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對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377號提案,重點圍繞加強糧食安全宣傳培訓、做好糧食儲備工作、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進行答復。
- 索 引 號
- 07B060315202200497
- 信息名稱
-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第00377號(農業水利類037號)提案答復摘要
- 文 號
- 農辦案〔2022〕55號
- 信息所屬單位
- 發展規劃司
- 生效日期
- 2022年08月03日
- 發布日期
- 2022年08月04日
- 內容概述
- 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對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377號提案,重點圍繞加強糧食安全宣傳培訓、做好糧食儲備工作、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進行答復。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第00377號(農業水利類037號)提案答復摘要
發布時間:2022年08月04日
字體:[大 中 小]
王樹理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保護耕地、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大力宣傳“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壓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責任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強化扶持,壓實責任,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一是加強宣傳培訓。配合中組部開展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舉辦省市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培訓班,深入領會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重要戰略意義。舉行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廣泛宣傳介紹我國糧食安全情況和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二是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連續3年將糧食生產目標任務下達各省份,推動各地抓實糧食生產。三是開展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2018年以來,自然資源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以五年規劃為期,開展省級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強化耕地保護責任。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強糧食安全宣傳培訓,強化各地耕地保護責任,確保中國人飯碗端得更牢更穩。
二、關于做好糧食儲備工作
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健全糧食儲備體系,發揮糧食儲備穩定市場、保障供應的積極作用。一是健全制度體系。2021年,出臺《政府儲備糧食質量安全管理辦法》,提出要推進儲備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制修訂輪換、倉儲、質量、監督檢查等配套辦法,強化質量管理。二是嚴格儲備管理。適時安排購銷輪換,推動兩級儲備協同運作,發揮儲備吞吐調節作用。壓實承儲企業責任,督促其加強內控管理,提升儲備管理水平。三是加強外部監管。2021年,開展全國糧食流通“亮劍2021”專項執法行動,依法作出警告以上行政處罰199例、罰款633萬元。設置12325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接受業務咨詢和舉報投訴。
下一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進一步健全政府糧食儲備管理體制機制,優化規模結構布局,夯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確保關鍵時刻糧食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三、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門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指導,加快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2021年,經國務院批復實施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明確到2025年全國累計建成10.75億畝并改造提升1.05億畝高標準農田;到2030年累計建成12億畝同時改造提升2.8億畝高標準農田。二是提升耕地質量。2021年,印發《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確定東北典型黑土區1億畝保護任務。在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鹽堿化問題突出的重點縣開展退化耕地治理試點。三是加強農田水利管護。2022年,水利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管護責任、健全管護機制,確保農田水利設施正常運行。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門繼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四、關于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加大投入、強化扶持,調動地方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一是提高最低收購價。2022年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斤1.24元、1.29元和1.31元,分別比2021年提高0.02元、0.01元、0.01元,小麥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15元、提高0.02元。二是實施產糧大縣獎補。2022年中央財政繼續對產糧大縣、產油大縣、商品糧大省、制種大縣的糧油生產、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給予獎補。三是完善收儲機制。印發《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夏季糧油收購的通知》,要求各地積極引導市場化收購,發揮政策性收購托底作用,守牢農民“賣得出”底線。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堅持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
五、關于規范和創新土地流轉模式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加大力度、強化措施,推進農村經營體制創新。一是規范土地流轉。2021年,印發《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引導各地健全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二是培育種糧新型經營主體。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支持,允許地方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與稻谷補貼的10%統籌用于扶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三是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以農業生產托管為抓手,以服務小農戶為重點,加快培育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目前,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超過16.7億畝次,其中服務糧食作物面積超10.6億畝次。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強化創新,引導土地規范有序流轉,壯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多種糧、種好糧。
六、關于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一是推進機具創制。加快農機裝備補短板,制定短板農機需求目錄清單,支持科研機構和農機制造企業開展關鍵農機裝備研發攻關。二是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2021年會同財政部啟動實施新一輪補貼政策,加快推進先進適用機具推廣應用。三是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累計創建750多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引導各地圍繞機械化種植、收獲及高效植保、產地烘干、秸稈處理開展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活動,提高生產效率。目前,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85%。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強農機裝備創新,深入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穩定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
七、關于提升農業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健全農業保險體系,強化糧食生產防災減災,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一是加強田間管理。每年發布分作物、分災種、分病蟲技術指導意見,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受災一線和田間地頭開展防災減災技術培訓,提高防災減災能力。二是完善農業保險政策。在地方財政自主開展、自愿承擔一定補貼比例基礎上,中央財政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實現玉米、水稻、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種植收入保險對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并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部分旗縣啟動實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三是加大防災減災投入。2022年,中央財政在繼續安排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基礎上,安排16億元實施新的小麥“一噴三防”補貼政策,支持冬小麥“一噴三防”技術措施全覆蓋,促進小麥穩產增產。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推動各地強化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及時安排防災減災資金投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2年8月3日
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